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詹莹作品展
看詹滢的画
詹滢的画是寄情的,寄情于现世的山水和虚幻的佛国,最后绘了古代的文人世界——梅 兰 竹 菊。
她的绘画题材涉猎者多,我印象尤为突出者是她的荷,无奈的一生,无望的一世,无我的结局,是残荷的表现。她仍婀娜着姿态,期望着生命的来年,以残存唯美而寄留的形式,而招展人生。
中国文人画是抒怀胸臆的,代表当时自我的一种情怀,后演化成一种形式,多少年所谓文人画追求的是一种形式。中国的山水和中国的佛像是没有标准和现实认同的,詹滢是在追求现实的宽泛性而召示人间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是表现山之敬畏、自然崇拜而生之美图画,渴望去虚无求认同而作膜拜画作。詹滢的佛像作品是根本神秘的,是让人去体味的,是膜拜的。有人看她的佛像去欢喜,有人看她的佛像去落泪,有人看她的佛
像后不忍走,含泪去再看一次,我在场,不信有如此的神力,但是我信了她,信了她作品的感染力。
现代材料赋予我们的新境界才是观看詹滢画的体验。詹滢是少有的使用当代材料而被西方认同的优秀画家。材料和油画的结合不容易,新材料是没有认同的结果(成功是结果)。詹滢若干年在为新材料而尝试着。——我真的是佩服她,她成功了,她做到了别人没做到的事情。
和她谈过创作过程 ,她讲的是家学修养和几十年的实践。她画过的很多油画,我们看到是训练有规的很西方规范的东西。但她不满足,她认为她的油画作品是代表一个时期不可忽视的阶段,正是由于这个阶段,她才能有了如次改变。训练有规是每一个画家的根本,她是有规的,表现的是继承中的发扬和光大。
她的佛像飘渺空灵,古朴迷离,亦真亦幻,避实就虚,似水中望月,梦中所现。他的画作清沥干净,用笔利落,色彩自然,个性鲜明,主题是大境之地,心灵山水。描兰绘金之间是当代人的追求,是我们达不到的境界。
她渴望的是一种人间和神界的交流!她去若干次敦煌和克孜尔石窟,总结了古代绘画和膜拜与艺术的契合。她笔下的菩萨和佛是安详的,是人界的,是无我的,是同一的。她将神窟的像形与现实的膜拜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神与灵界统一和谐的“态式”。
她去年的展览叫“第三境”,是用大手笔去展示她的“荡气回肠”,今年她的所作是表达她对中国文化的膜拜和敬畏。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她的作品不是偶然的,以我们看到的作品,她当之无愧是令我们耳目一新的大家。
刘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