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2021

2022

浏览量
展览

王怀庆和王田田展览

没有此类产品
作品展览
展览介绍
艺术家介绍
展览作品
视频
 

承继·开拓·创造

 

在中国画坛,父子(女)、母女(子)两代人从事艺术的情况十分普遍。但与过去“子承父业”的传统不同,虽然子女会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但子女并不直接承继父母衣钵。经常的情况是,两代人之间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在艺术旨趣和作品风格上并无多少共同之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由于时代变了,艺术的生态环境变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变了,对艺术所持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虽然前辈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后辈,后辈也会承继前辈艺术的某些方面,但有出息的后辈一定不会重复前辈走过的路,他们一定会把精力集中于自己的开拓和创造。这种情况在王怀庆、王田田父女的艺术中体现得至为明显。

 

 

王怀庆的艺术从成名作《伯乐》(1980)以来已有30年的历程。80年代后期是他艺术上的转型期,即从《故园》和《三味书屋》以后,他转入结构主义的探索,在艺术上经历了“结构——解构——建构”三个不同探索阶段,同时也经历了从纯粹的油画到材料的介入和平面的扩展(打破画面边框的疆界),再从二维平面走向空间的过程。于去年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天工开物》即是他走向空间、走向“建构”阶段的扛鼎之作。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王怀庆这种具有东方人文色彩的“结构主义”,“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中国传统艺术一向注重结构,建筑的空间布局、绘画的置陈布势、书法的间架结体、篆刻的分朱布白,直至民间剪纸的平面镂空……无一不从结构着眼。在王怀庆的作品中,这些传统因素经过创造性的现代转化,构成了自己风格的主要成分”。

 

王怀庆的艺术与当代此起彼伏的各种潮流都没有关系,他在自己开辟的路上特立独行,步履坚实有力。他以传统木结构为母语所展开的一系列作品,特别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巨制如《大明风度》、《金石为开》、《一生万》(之一、之三)、《没有家的家具》、《天工开物》等,以及他在本体意义上对中国本土艺术的稳步推进,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杰出、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是真正滋生于中国本土并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当代艺术。

 

2002年以来,他陆续在西班牙制作一批铜版画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大多是对自己的油画作品的移植,但将布面油画转换到纸面时,需要经过许多技术性处理和对材质的重新认识和把握。因此在语言层面无疑是一种再创造,画家本人也在其中一再品尝创造的乐趣。本次展览展出的主要是他近6年所作的版画作品。

 

王田田是出生于7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2001年又在美国纽约大学获硕士学位。之后即以职业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当代画坛。

 

王田田的作品很典型地体现了新一代艺术家的特征:跨文化的艺术视野、自由选择和运用各种艺术元素、不断尝试新的语言模式。王田田的艺术没有固定的程式,没有“画种感”,也不囿于任何既定的艺术规范,但她的艺术思路却始终脉络清晰,那就是以一个当代人的视角回望艺术史,或从那里披沙拣金,或从那里寻找艺术的出发点,抑或对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做出新的阐释。

 

她的《致宋人-写生珍禽图》即是对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的重新解读。这幅极为精细写实的作品标志了以题材分科的花鸟画的独立和成熟,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是对“珍禽”逐个“写生”,所以20多种“珍禽”是以平列的方式出现,不像通常的花鸟画构图有一个视觉中心。而这种少有的“散点式”构图正好与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观念相吻合,即它是多中心的或无中心的,也即被打散、解构了的一种“无结构”状态。鸟与鸟之间没有关联,各自为政。田田以这种方式完成的《致宋人-写生珍禽图》,同样处在一种“无结构”状态。因此可以说,画家是以后现代的解构意识与宋人对话,或者说,是在作品图式上对宋人作品的一种当代解读。

 

在对珍禽的处理手法上,画家有意与古人拉开距离,以显现当代人与古人的审美差异:她用率意的笔法把这些鸟一个个画得像“披头士”一样,不再有传统《写生珍禽图》的优雅。两相比较,趣味相左,一个类似古琴的文雅含蓄,一个却接近摇滚的强烈生猛。在《致宋人-写生珍禽图》之二中,田田别出心裁地利用鸟的骨骼揭示自然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暗示研究生命的理性精神,同时也延伸出“人类与环境”这样的当代话题。

 

在《致梵高-生如夏花》中,王田田同样是通过对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的“变奏”,表达她对这位大师的敬意和她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梵高笔下,向日葵如燃烧的生命烈焰;在田田的画中,向日葵的花瓣直接转化为生命符号——数码时代的卡通形象。梵高那些“如生命烈焰的向日葵”被转换成“如向日葵的生命烈焰”。画家还借用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句中的“生如夏花”作为副题,进一步对生命的绚烂之美做出自己的阐释。

 

在《古诗系列》中,作者沿用近来创作的基本元素-网络符号smiley [笑脸],以半绘画半装置的方式对中国古典诗辞名句进行新的演绎。并借用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诗画”结合的传统,在延续中国传统文人“意趣”、“情怀”的同时,以“顽皮”的“动漫”效果对文化经典进行再创造。如画家所说,“在古诗中所表达的具有永恒意义的多重人生境界中揭示当下人的心态与生存姿态,在混合了天真、顽皮、轻松的视角中玩味严肃、经典、沉重的人生话题,回味于亦古亦今的人文时空”。

 

本次展览以“开合”命题,出于如下考虑: “开合”是传统画论中论述章法的一个术语。“开”指开启、起始、打开、开放;“合”指闭合、融合、相合、合拢。在章法的置陈布势中常讲的有开有合、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等,即指在画面结构上有大的气势和节奏感。“开合”借用在此,有三层意思:一,如前所述,王怀庆的作品曾经历了一个从“结构”、“解构”到“建构”的过程,正好是一个 “合-开-合”的过程;二,王田田以解构主义的后现代视角对宋人的《写生珍禽图》所作的阐释,同样与“开合”相关;三,王怀庆王田田父女在多数情况下各自作自己的作品,开自己的展览。现在,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作“联展”,也可视为一种“合”。

 

贾方舟

2008.8.18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王怀庆

1944年 出生于北京,曾用名王怀。就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9年 获学士学位,

1981年 获硕士学位。

1987-1988年美国OCU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展览

1980年 同代人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1982年 作品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

 

1987年 中国当代油画展,纽约。

1989年 全国第七届美展,中国美术馆。

1991年 中国油画联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1993年 中国美术馆藏画精品展,中国美术馆。

1996年 中国油画学会首展中国美术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 中国艺术5000年展,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传统与回顾——当代中国艺术展,德国驻北京使馆。1999年王怀庆油画展,台北大未来

       画廊;中国美术馆馆藏展,中国美术馆;世纪之门,成都美术馆。

2000年 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科学与艺术,中国美术馆。

2003年 开发的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首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广东

       美术馆。

2004年 Marianne & Heinrich Lenhardt——Stiftung 夫妇收藏纸上作品展;德国Kaiserslautern Pfalzgalerie 美术馆。

2005年 王怀庆作品个展,香港;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天工开物-王怀庆作品个展(香港),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二届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6年 参加抽象展-台北大未来画廊;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参加意象武夷-中德艺术家联展 上海美术馆

2007年 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首展 中国美术馆;参加"对应-对应"中美艺术家展 中国美术馆;参加"丹山碧水.中德

       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德国吕贝克美术馆 德国普法尔茨历史博物馆;举办"王怀庆艺术展"上海美术馆;《天工开物-王怀庆艺术展》

       上海美术馆

2008年 举办"王怀庆艺术展”广东美术馆;举办"王怀庆艺术展”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中国美术馆;举办开合-王怀

       庆、王田田艺术展 798桥艺术空间;《第3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艺术与中国革命展》纽约亚洲协会;《天工开物-

       王怀庆艺术展》台北历史博物馆

2009年《20世纪中国名家邀请展》中国国家大歌剧院;《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试验的案例》中央美院美术馆;2010年《走进故园-王怀庆

       艺术展》苏州博物馆;《走出故园-王怀庆艺术展》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走进故园——王怀庆艺术作品展》苏州博物馆;《走出故

       园-王怀庆艺术展》Ediciones Poligrafa 与 雅图艺术博物馆。

 

王田田

1974年生于北京

1993-1997中央美院壁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9-2001美国纽约大学教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展览

2002年 新学院女性展,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2003年 全国第三届油画展,想来想去—彩色的对话(德国使馆)

2004年 女性艺术嘉年华,德国法兰克福99画廊个展

2005年 国际艺术博览会,国际亚洲艺术展,纽约M.Sutherland画廊个展

 
 
 
 

王怀庆 《瑞雪》 丝网版画

王怀庆 《站立》 

王怀庆 《六张桌子》 

王怀庆 《羽毛》 丝网版画

 
 
 
 

王田田 《手牵手》

王田田 《致梵高系列》

王田田 《童男童女》

王田田 《古诗系列A大江东去浪淘尽》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评价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