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2021

2022

浏览量
展览

林学明

没有此类产品
作品展览
展览介绍
艺术家介绍
展览作品
视频

 

无垠的行者

 

卢新华 林学明“投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至今,转眼三十二年过去。他在大地行走,走向东西南北中,走向无垠的诗意之境。

 

嫣然回首,游子归来。“母亲”安在?母校家园的红门依旧,一代艺术大家凋零稀疏,或不见踪影。哀兮,叹兮。

 

如今,林学明在中国室内设计界已是豁人耳目的佼佼者。但他没有端来他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殊荣和硕果,而是向母校捧来他的抽象水墨的诗意图景。展出的每一幅作品似乎都是他生活诗意的心灵轨迹,那点、线、面的节奏,黑、白、灰的虚实张力又似他诗意创造的心跳。这是一颗怀素抱朴的感恩之心,是一颗灵透睿智、对艺术崇敬的心。

 

林学明虽经历了“文革”磨难,却是幸运的。这磨难,是在苦难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岁月中,他蕴藏和坚持着不灭的诗性期望。

 

何处安身立命?青春年华曾焦灼的等待和苦苦的寻觅。这幸运,是在苦难的边缘,在放弃与挣扎中,他终于投入了“艺术设计的帝国”,步入了心目中的“伊甸园”。从此,他与母校血脉相连。

 

母校一代艺术大家是他的精神偶像。大师们指点迷津,让他顿悟、开化,看到了一个多元创造的诗意世界,看到了一个融贯中西,博通古今,“本土重建”的艺术创新境域,也看到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无垠的诗意世界向他敞开。

 

但虽是同根生,同窗间的“发育”也有差异。林学明他们七七级陶瓷班,似极为特殊,母校的一代名师庞熏琹、张仃、雷圭元、吴冠中、祝大年、郑可、俞致贞、梅建鹰、白雪石等都直接给他们授课;此外,他们还得到了李可染、李苦禅、黄胄、许麟庐、黄永玉等艺术大家们亲临课堂授业解惑。他们吃了那么多名师、大家的“开口奶”。直到今天说起,仍让人眼热,羡慕不已,甚至不得他们班的究竟。林学明真是吃了偏饭,底肥足,后劲大。他,成长在大艺术观的怀抱之中,四年寒窗无虚度。

 

南国红豆最相思。林学明“脱胎”母校,踌躇满志,“不知天高地厚”,却离不开故土。他背起行装,不回头地直奔珠 江之畔。那里,是经济改革的最前沿,他要在那儿建立起新的精神庙宇,展开新的生活诗境,无愧一方父老,无愧母校和恩师。

 

林学明纳言敏行。他敏锐的诗性,让他看到一个新的文化图景和经济时代的到来。他冥冥中不安,似有某种东西要降生。终于他不顾后果,在广州美术学院率先开办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室内设计公司“集美组”。他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弄潮者。一时间褒贬四起,福兮祸兮?命运难测。这是八十年代初的往事。谁知个中苦?。

 

“集美组”可谓一夜花开,引来万花竟放。“集美组”名声鹊起,林学明的人生与“集美组”连在了一起。他引领室内设计的潮流,将母校本土化的“包豪斯”思想在南国尽情播散。他在无垠的探索之路、狂奔,不回头地朝诗意生活的终极奔去。也向前辈们一样到西方世界去寻觅。

 

在中自由往返穿梭

 

寻觅的远行,林学明闯入无垠的诗境。他将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情境的创造看成一体,统一在诗意的精神层面。他无论是涉猎室内外空间、陶瓷、家具设计行道,还是从事壁画、雕塑、装置艺术或抽象水墨画的创作,都始终紧紧咬住艺术的本源,咬住东西方艺术精神不放。他十分清楚,中国绘画艺术的黑白、虚实空间诗性所构成的生命气象在艺术表现中具有的重要意义,点、线、面的结构张力作为支撑生命诗意的重要元素,抽象的、有意味的表达存在的终极诗意。因此,他在艺术设计的语言表达中肆意艺术形式的诗性意味,在抽象的水墨诗性空间里安顿现实设计生活的虚无和不尽心意的“妄念”。

 

林学明抽象水墨画中的点、线、面相互穿插、缭绕,或徐,或急,或轻柔飘逸,或沉重狞厉,笔意跌宕起伏。他的那点,似点,非点,是汗、是泪、是血,是酒、是花?他的那线,曲折、蜿蜒、无尽,是诉说不完的生活诗意和空间的新境?那意象,是沟壑人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林间田野、都市喧嚣、人间万象?是艺术设计空间诗性的开合、张弛?那抽象的一切是他生命的诗意和归宿——无垠的境地。

 

在我看来,生活现实的设计就是诗性的抽象,这抽象与绘画艺术的视觉抽象语言表达相异相通、相辅相成。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新中离不开点线面,在其它一切形式的艺术设计创造中也都逃离不开点、线、面。生活的花花世界都统领在黑与白,虚与实,点线面的诗性抽象的本质中。

 

我想,在林学明那里,艺术设计与绘画艺术无障,艺术的诗性情怀是设计创意的“母体”,是“皇后”,而设计创意和制作过程的理性都是“奴仆”。他们都统领在诗意的人性怀抱中,叩拜在“母体”和“皇后”的脚下。唯理性设计的理性,遮蔽着智慧的诗境,永难与诗意的创新之思相会。诗意无涯,无涯唯智。

 

林学明的抽象水墨画是在他的生活诗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他的艺术设计灵感和用之不竭的智慧,又常常来自他诗意之思的黑白、虚实世界以及点、线、面的空间抽象观念。其实,他在艺道的诗意大怀抱中,作了设计的“小技”。因此,他那样得心应手。正如庄子所说“臣之所好道也,近乎技”。这是艺术的真谛。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游子归来,为什么拿来的“见面礼”不是“看家的”艺术设计名作案例,而是他的抽象水墨画。艺术家的诗意情怀和诗性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切艺术设计家的成败,也决定着艺术设计之境的高远和魅力,也决定一个艺术家创造的智慧。

 

也许,这便是林学明回母校首先举办这次抽象水墨画展的缘由。

 

无垠的行者无疆界,也永无归期。林学明的抽象水墨画展将是他艺道之路的又一新起点。

 

奔去吧,苦难和玫瑰在前面等待着无垠的行者。

卢新华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林学明

195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四会市

1977年,文革结束后高考恢复,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77)级。在此期间师从张仃、吴冠中、

                    庞薰琹、雷圭元、郑可、白雪石、梅剑鹰、袁运甫、常沙娜、杨永善、陈若菊等

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美术学院,任助教、讲师

1984年,参与创办主持广州美术学院集美设计中心

1987年,前往美国自费留学,同年加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当代艺术家协会,多次参加洛杉矶当代艺术

                作品展览

1988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从事绘画艺术创作

 

 

集美组创意总监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

 

创作和参与创作的作品曾获得

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第九届全国美展的金、银、铜奖 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等等

1989年,在加拿大卡加利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在加拿大卡加利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主持集美组,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坚持艺术创作及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作

2010年,在中国广州举办“墨非墨”个人作品展

2010年,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无垠•林学明水墨作品展”

2010年,在北京798桥艺术空间举办“无垠•林学明水墨作品展”

Creative Director of Newsdays

Member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Zhang Ding Art Research Centr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Member of Wu Guangzhong Art Research Centr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Member of Committe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Professor of School of City Design,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Guest Professor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Vice-chairman of the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

 

Awarded Silver Prize in the 10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Awarded Golden/Silver/Bronze Prize in the 9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Awarded Guangdong Provincial Lu Xun Literature Prize

 

1954 – Born in Sihu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1977 –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ended, accepted by Class 1977 of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Art and Crafts in Beijing. Studied under Mr. Zhang Ding, Wu Guanzhong, Pang Xunqin, Lei Guiyuan, Zheng Ke, Bai Xueshi, Mei Jianying, Yuan Yunfu, Chang Shaona, Chen Ruoju and Yang 

 

Yongshan

1982 – Assigned to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as professor assistant and lecturer

1984 – One of the founders of Newsdays Design Center in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1987 – Studied in United States, during which period, joined the Los Angeles Contemporary Art Association and Los Angeles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1988 – Immigrated to Vancouver, Canada, engaged in painting

1989-1991 – Artwork exhibited at galleries in Toronto, and Calgary.

1992 till now – Work as Creative Director of Newsdays, engaged in artistic desig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persisting in art,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

2010 – Held his personal exhibition Ink No Ink.

November 2010 – Endless, the ink paintings exhibition in the Visual Art Center,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回到梦里》

 
 
 
 
 
 

《大鸟》

《踏风》

《狂喜中求得平静》

《飘渺》

《离开深渊的疑虑》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评价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