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雕塑展
前言
石头是雕塑创作媒介中最重要的一种物质载体,无论是最早的古希腊雕塑还是新古典主义的大理石,无论是从现代主义的抽象造型到当代艺术创作中石材的使用,石头一直扮演着一个能够不断扩张表现力的材料,从原石到型材,从传统的雕刻意义上的载体到现代主义的材料观的应用,石头生命力的表达不断地被挖掘,它不再是描摹自然对象的工具,它就是自然造物者的完整独立的产物,于是作为这种自然的物质性,在美术史的推进中诞生了像“贫穷艺术”这样关注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以对抗工业化材料冷酷的表达;而在古老的东方哲学里,石头又扮演着传递造物规律的载体,同样尊重自然之石和材料的自然观,日本的“物派”艺术运动中,艺术家就更多的选择石头作为自然的隐喻,与环境和构成间形成一种新的美学哲学关系。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无论哪一种表现方式都应该给予一个语境来判断,“问石”不是仅仅在一个时间段里和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中去判断作品的优劣,而是在大量与材料的实践中找到创作者自己的方式去“问”石,正如唐尧老师所言,“问”是一个动词,在石头的俯视中,我们问它:还有什么可能。不是单单依靠既定的美术史的判断去武断的划分,每一片的土壤在每一个时期的养分和气候都不一样。所以,我相信只要去不断与材料对话和实践,一定会出来“无法界定”的好作品,问石之路漫长,人之创造力也无尽。
布楚老刘
1963年出于生湖南,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居上海。独立艺术家
重要展览
2014年 参加“追梦时空”上海雕塑邀请展 中国·上海
2014年 策划“本土与当代”艺术展 中国•山东
2013年 参加“青岛国际现场石雕展” 中国·青岛
2013年 参加“青岛——首尔国际雕塑联展” 中国·青岛
2012年 策划“自咒的方向——第二届弃石材料作品联展” 中国·福建
2011年 参加第六届国际石雕现场大赛 中国·福建
2010年“城堡·方向”绘画、雕塑两人展 中国·上海
2010年 参加“和而不同”雕塑作品巡展 中国·各地
2009年 参加上海第十三届艺术博览会 “中国动力” 中国·上海
参加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 中国·杭州
2008年 策划“自然的表达”绘画、雕塑联展 中国·上海
2004年 参加第三届石雕现场大赛 中国·福建
2002年 参加第二届石雕现场大赛 中国·福建
2001年 参加“2001上海美术大展” 中国·上海
1999年 参加“九九动静雕塑家邀请展” 中国·上海
参加“承传”雕塑联展 中国·上海
1997年 参加“九七上海雕塑展” 中国·上海
布鲁斯·比斯利
1939年出生于洛杉矶,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雕塑家
当代全球十大现代艺术雕塑家。现为中国雕塑学会顾问,堪称当代西方雕塑界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目前工作生活在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州。
重要个展
英格兰约克郡,约克郡雕塑公园
上海雕塑空间,上海,中国
夫勒斯诺市艺术博物馆,弗雷斯诺,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半岛艺术博物馆,贝尔蒙特
城市中心,德国多特蒙德
曼海姆市政厅,德国曼海姆
南俄勒冈州立大学,俄勒冈州阿什兰
汉森画廊,旧金山
佩珀代因大学艺术画廊,加州马里布
洛玛连达大学艺术画廊,河畔,CA
青年雕像画廊,纽约
汉森富勒画廊,旧金山
陈松涛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
全国青年城市雕塑创新人才开发计划成员
发表作品
《中国雕塑》
《雕塑》
《城市雕塑》
《美苑》
《温州日报》
相关展览出版画册中发表
论文《自塑自说》发表于《雕塑》2009年第6期
论文《春夏秋冬之色彩的运用》发表于《中华儿女·书画名家》2012年第1期
陈尾强
自由艺术家
1986年7月25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2008年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5年创办“玉见工作室”
重要展览
2012年 作品《燃烧的诱惑》、《化己》受邀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弃石联展
2013年 作品《双喜临门》入选北京 2013 中华玉雕精品展
2014年 作品《梦·遗弃》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
2015年 作品《入世》、《静临烟渚》受邀参加海峡两岸艺术创作交流展
2015年 作品《入世》、《静临烟渚》入选国家博物馆”南派石雕”联展
作品《静临烟渚》刊登于《雕塑》2015年第5期
2015年 作品《落俗》入选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
2016年 作品《悟尘》受邀参加台中文化艺术交流展
2016年 作品《手心的记忆》荣获2016“就是要凿刻,仅此而已”惠安传统南派雕刻作品联展金奖
2016年 作品《秋风辞》荣获艺术厦门“最具网络人气奖”
2016年 福建电视台都市频道《瑰宝》栏目专访《“玉”见陈尾强》
2016年 作品《手心的记忆》荣获厦门文博会“中华工艺精品奖”金奖
2017年 作品《静临烟渚》 《悟尘》 《手心的记忆》 《秋风辞》 《落俗》入编『中国百年雕塑』
陈玉坤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台中市雕塑学会会员
1984年10月 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200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雕塑系
重要展览及获奖
2009年 作品《逝水无痕》获得“2009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创作 一等奖”
2009年 作品《逝水无痕》入选并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 作品《游》入选曾竹韶优秀雕塑作品展
2009年 作品《被悬挂的灵魂》参加第三届全国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2011年 作品《深呼吸》参加“第六届中国(惠安)艺术节暨“荣发杯”石雕大奖赛”并收藏
2013年 作品《神马都是浮云》参加“问石——中国当代国际石雕艺术邀请展”
2014年 《消费时代》参加“翼”全国青年雕塑家优秀作品展
2014年 《梦 · 吻》荣获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精品”展“金奖”
2015年 《消费时代》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银奖
2015年 《消费时代》参加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惠安南派雕刻艺术展”
2016年 作品《惬意》参加海峡两岸雕刻艺术精品交流展
2016年 《消费时代》参加“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
2016年 《般若》荣获《第十届“华礼奖”中国创意大赛》展 金奖
2016年 《一念》荣获“2016·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 优秀奖
邓 乐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中国工美协会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雕塑学会中国雕塑杂志编委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杂志编委
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成都画院艺术顾问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
英国皇家雕刻协会会员
劳伦斯·安杰特(Lawrence Argent)
1957年出生于英国,在澳大利亚长大
最初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主修医学预科,在参加过一个雕塑作品竞赛后心血来潮,如受感召,于是便在学院主修雕塑,后又在马里兰巴尔的摩雕塑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现于丹佛大学艺术和艺术历史学院担任正教授和雕塑负责人,荣获多个奖项,包括Pollack-Krasner基金会奖金和科罗拉多州议会的艺术奖学金
安杰特以公共雕塑与室内外装置而闻名,他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使我们的语言机制失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认可。”他经常以抽象的、概念的作品鼓励欢笑与沉思
罗小平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常委,上海市民革文化专委会副主任,住建部全国城雕艺委会委员 ,第七、九、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评委,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陶瓷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欧华星
1988年生于广东湛江
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广州
重要展览
2017年“物感·感悟”当代媒介链接独立艺术家联合展
2017年《逐梦》入选第十八届长春国际雕塑作品展
2017年《岭南三杰》入选第二届“迹象”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岭南美术馆藏
2017年《小天使》系列入选“经辨·山海经雕塑作品展”
2016年《岭南三杰》入选“第二届广东雕塑大展”,获优秀奖
2016年《小天使》系列入选“山海经主题雕塑大展”,被收藏于PINKI品伊创意空间
2016年《上善若水》入选“2016曹操杯·天工开物奖”亳州国际雕塑大赛
2015年《梦田》入选“朝圣敦煌--首届国际城市雕塑作品大展”,获入围奖,被永久收藏于敦煌市
2015年《小天使》,《梦田二》入选“新生化”雕塑家群展
2015年《追梦儿》入选“大美洋湖·2015中国 长沙 雕塑文化艺术节—全球雕塑原创作品征集大赛”
2014年《BOY系列之--晨钟》,《BOY系列之--暮鼓》参加“迹象”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被收藏于
东莞岭南美术馆
2012年《草间弥生》入选“上海普宇杯”全国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2009年《爱因斯坦》获广州美术学院第一届学术艺术节“玉兰杯”二等奖
2008年 获“广州美术学院杨之光励志奖学金”
王朝
1991年11月生于河北省邯郸市
教育背景
2008年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2年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3年 进入雕塑系第一工作室学习,师从孙稼钵,王伟,牟柏岩,李展,段海康五位老师
参展及获奖
2014年“大韵堂雕塑创作展”
2014年“青春足迹主题创作展”获二等奖
2014年 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参加“内蒙古美林谷大学生雪雕大赛”获优秀作品奖
2015年“MY2015创作展”获优秀作品奖
2015年 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参加“太原国际金属创作营”
2015年 团队《记忆馆》参加中央美术学院“CAFA创新创业梦想秀”获金奖
2015年 获得潘少棠雕塑艺术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5年 作为项目负责人,第一工作室集体创造参加“青春足迹’主题创作展 获一等奖
2014—201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国家级《中央美术学院创新创 业大赛》
王向荣
出生于惠安崇武,成长于民间石雕艺术世家,为第五代传人
中国石雕艺术大师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文化报“2013年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创建并主持设计中国首个当代“问石”艺术馆——鼎立艺术馆
个展
2015年 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王向荣暨创作团队作品展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徐升
新锐雕塑家 中央美院和巴黎美院硕士毕业,《雕塑的语言》译者,“王式廓”奖获奖者,马爹利“未来艺术英才“提名艺术家,多次获得全额赞助赴欧美、日、印度、伊朗等地访学
2013腾讯艺术基金特等奖赴京都市立美术学院
2015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访问学者
2016年赴德国柏林驻留创作,生活创作于北京
重要个展
2017年《十六种方式指向天空》深圳 1618 艺术空间
2015年《连续的拱与穹》西班牙 特鲁埃尔
2015年《徐園》深圳 1618艺术空间
2014年《几何与自然》北京红鼎画廊 798
2013年《无限靠近》日本京都 KCUA画廊
2012年《千层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通道画廊
杨可
1984年出生
教育背景
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
重要展览
2009年 参加福建首届新春雕塑展
2009年 作品《谁是英雄》参加首届福建海峡雕塑展
2012年 至2015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2014年 作品《故园》参加“三生万物”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优秀学生作品展
2014年 作品《工业分子》、《笙》参加“钢铁之夏——第六届太原国际金属雕塑艺术节”
2015年 作品《认知的起源》入选第六届浙江省青年美展
2015年 作品《遗迹》、《故园》参加“以物之名”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2015年 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助教
2015年 作品《认知的起源》入选“浙江风采——浙江省首届雕塑大展”
《铜陵日报》
《铜 都晨刊》
《2011中国雕塑年鉴》
《时尚先生》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获奖情况
《育》参加“全国第七届美展” 获省优秀作品奖
《隆起的地平线》参加“中国第二届体育美展” 获国家银奖 获巴蜀文艺奖
《激流勇进》参加“中国第三届体育美展” 获省优秀作品奖
《亘古流云》参加“全国第八届美展” 获省优秀作品奖
《走泥丸》参加“长征60周年美展” 获省银奖
《核》参加“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展 ” 获北京优秀作品奖
《回头看七千年》参加“重庆居住环境艺术节” 获重庆金像奖
《工业时代.折觥》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获巴蜀文艺奖
《国家大剧院内壁装饰浮雕》获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 国家荣誉奖
《徐悲鸿雕塑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活水公园系列雕塑》与达蒙、沈允庆合作 获新中国60周年城市雕塑成就提名奖
《活水公园系列雕塑》与达蒙、沈允庆合作 获第七届巴蜀文艺奖 四川美术创作一等奖
《空.色》参加中央电视台雕塑大奖赛 获学术奖
《湯显祖与明代戏剧》荣获第八届巴蜀文艺奖 美木特殊荣誉奖
《长风万里》荣获“朝圣敦煌.首届国际城市雕塑作品大展” 特别奖
《弥高》大型公共艺术建于安徽芜湖雕塑公园 获优秀作品奖
布楚老刘《复述世界史》 花岗岩
50x50x50cm
布鲁斯·比斯利《挑战》 花岗岩
72x62x60cm
陈松涛《初夏》 青铜 20x13x62cm
陈尾强《秋风辞 》 汉白玉 65x20x16cm
陈玉坤《消费时代——K线图VS心电图》
汉白玉 35x23x15cm
邓乐《数字时代·微》 大理石 70x66x62cm
劳伦斯《社区的声音》 花岗岩 41x12x35cm
罗小平《中学校长》 陶 60x45x85cm
欧华星《沉思的偶像》 汉白玉
480x300x200mm
王朝《双林寺力士》 青石 43x56x33cm
王向荣《惠女·晨》 汉白玉 80x26x26cm
徐升《洞》 大理石 30x30x60cm
杨可《认知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