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秦元阅作品展
重建视觉语言
旅居美国洛杉矶的画家秦元阅,在西方艺术语境中探索绘画之道20余年,今秋在北京举办画展。细读其近作,可发现他关注视觉语言的重建。 早在21世纪初,我到洛杉矶参观他的画室时,看了画,有所感,写下《艺术家寻找语言》一文,讨论他的艺术追求。那篇文章很快就发表在台北的《典藏•今艺术》杂志,文中涉及秦元阅绘画作品中潜在的解构意识。他那时的解构之举是一种个人化的历史叙事,记述了画家寻找和探索艺术语言的过程。现在重读秦元阅的画,尤其是近作,我看到他的作品已不再是解构,也不再是叙事,而是一种建构:画家在寻找和探索之后,开始重建自己的视觉语言。
对秦元阅而言,绘画的视觉语言无所谓东方或西方,他在宣纸和画布间切换,就像往返于洛杉矶与北京之间,所求者乃个人表述。
秦元阅之绘画语言的这一发展和转变,有着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他成名于上世纪70年代,
到7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主流中出现了现代主义,以形式主义和前卫为代表,其中的形式主义强调抽象与装饰效果。这种艺术倾向在中国一直持续了10多年,而秦元阅也深深介入其中,并以抽象变形的装饰性重彩画而闻名。
秦元阅在80年代出国云游,然后落脚美国。其时,美国的艺术语境并非形式主义或现代主义,而是后现代和观念艺术。秦元阅虽然在美国也继续画过一些重彩画,但他却厌倦了形式主义,而眼界的开阔,则使他的绘画发生了变化。
于是,秦元阅在9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观念性尝试,这不仅是材料和方法的尝试,例如宣纸、水彩纸、画布等等,而且更是图像结构的尝试,例如解构并重新组合人体,使其面目全非。重要的是,在这些尝试中,秦元阅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这就是解构经典大师。在那时期的作品中,他通过解构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来引入当代议题,以此而对美国和国际现实政治表述自己的意见。
由此,秦元阅逐步涉入观念艺术,尤其是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其作品涉及了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和现实时事。当然,秦元阅也很清楚,他是一位画家,不是时事评论员,所以,他在近作中专注于探索视觉语言。
在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执意与西方当代艺术接轨,二者的主要连接点即是观念艺术,或称艺术中的观念性。然而,也正是在这个连接点上,存在一个思想的误区:以观念来代替艺术。
视觉艺术首先是视觉的,然后才谈得上观念。在这个前提下,视觉语言便十分重要。这里展出的秦元阅绘画作品,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位画家在解构之后,为了重建视觉语言而做出的努力。
段炼
200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