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2021

2022

浏览量
展览

七个关键词的生日-孙博作品展

没有此类产品
作品展览
展览介绍
艺术家介绍
展览作品
视频
 

七个关键词的生日-孙博作品展

 

今天是孙博的生日,更是孙博艺术生命的新天新地。

 

展览汇集了孙博从央美附中时期一直到今天的七个系列作品。但这些作品的呈现方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展,而是画者向着一个终极目标持续不断的精进;是他在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回归与出发。它始于对于大自然和世界屏心敛气的谦卑与聆听,持续于万物在寂静中的涌流、充溢和聚集,完成于画者心地的桶底脱落和空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惊异,孙博画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摒除了一切人的痕迹,呈现了一个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他似乎非常不喜欢画人——展览中的第一张画是他的一幅自画像,也是他唯一的一幅自画

像,但他的画始终是关乎自我的,只是这个自我不是一个小我而是一个大我,关乎到传统中国文化的那种“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这一方面,孙博始终行走在中国文人画托物喻志的延长线上,这可以从他青年时期受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而略见一斑;但是另一方面,文人画优游自得、触处皆安的水墨情怀并不足以安顿孙博的情怀。在他的世界中,水墨仅仅是他所致力于探索的媒材之一(正如水仅仅是中国传统的“五行”世界之一),这种从水墨世界的突围(亦可理解为回归),深刻地烙上了孙博于中央美术学院追随胡明哲教授,从事岩彩创作与研究的痕迹。但孙博在其中始终保持了他一己的特色;在孙博的艺术世界里,是世界本身而不是对世界的隐喻与转述,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墨”,“石”,“天与地”,“海”,“花”和“重生”,是展览设置的七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开始于一个平凡而特殊的时间。当我们凝视画面时,我们会看到词与物的统一,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荀子说,“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

 

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响彻千万人的声音,而一个人的生日,也是艺术永远的开始。

 

- 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孙博曾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材质语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创作过很多岩彩绘画作品。在众多作品中我对两个作品记忆深刻:

 

其一,是《尘》。他将谷歌地图中的北京中轴线放大于传统的卷轴画长卷上,遮挡部分图形,裸露部分图形,裸露的部分喷上胶水。之后置放于自己工作室中一个月,作品就自行完成了——北京春天的沙尘落满了画面,形成清晰的北京地形图。这是一个深刻而多意的作品,发人深省。

 

其二,是《第七日》系列。这是在某一段时间中他所做的日课:把方形的画板,上下一分为二,选择了一些粗细不等的岩彩材质,每天平涂一遍,平涂之前并没有明确的图像立意。然而,由于岩彩材质具有着颗粒大小不一,分量轻重不一的物质属性,还有散漫的晶体与温润的微粉之间的审美区别,最终居然自然而然形成完全不同的图像,并且非常具象——有的像云天,有的似沙漠,有的如大海……

 

第一幅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颠覆了一般的绘画“颜料”的概念——北京的沙尘岂不就是岩彩?岩彩成就的地形图岂不就是山水长卷?观看被沙尘覆盖的北京地图,观者也必定心有触动。第二幅作品的意趣在于“无为而治”。创作的初衷是回归到岩彩元素自身,看看各种彩色的晶体颗粒到底有怎样的表现?于是,撤离人的主观意识,静候材质的自己显现。结果是令人惊异的,物质微粒有着自己必然的归属,多层次透叠的美感远远超越了预期!最终,创作者得到的是一种觉悟:天道大于人道。与其费尽心机,不如顺其而然。

 

岩彩材质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在此不做累述,仅仅是对于创作者自身而言:岩彩创作的过程其实是使创作者自身升华。或许,这就是岩彩绘画令孙博欲罢不能的原因。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主任

胡明哲

2019.10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主要参展

 

2019 “遇见敦煌——圣地与朝圣者”朗空美术馆,北京

     “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全国巡展

     “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8 “时代肖像”,太庙艺术馆,北京

     “光阴的故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北京

     “文明的回响——致时代”,陶溪川美术馆,景德镇

2017 “丝路与世界文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作品展”,宁波美术馆,宁波

     “将岩彩进行到底——岩彩绘画作品展”,锦都艺术空间,北京

2016 “旋构塔·青年艺术实验场”,时代美术馆,北京

     “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炎黄艺术馆,北京

2015 “青年艺术100”,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太庙艺术馆,北京

2014 “十年一验”实验艺术教学十年成果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来自水墨的新语境”,寺上美术馆,北京

2013 “没有天空的城市:青年当代艺术展”,元典美术馆,北京

     “千里之行”2013届优秀毕业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新风景II”,季节画廊,北京

2012 “年轻力量”第三回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1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和而不同”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东南西北”油麻地文化艺游,西九龙,香港

2010 “东方色彩 中国意象” 岩彩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

2009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大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现代艺术DRAWING展-景-”,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日本东京

     “第五届拉丁美洲双年展”,库里蒂巴,巴西

 

 

 

孙 博

 

2013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

       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课程教师

 

2010年 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交换留学

200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3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花之时》系列 30×40cm x8  岩彩  2018

 

海神  240×575cm  岩彩  2016  

 
 
 

《石空》系列  直径200cm  岩彩  2013                        《石空》系列  直径200cm  岩彩  2013

《须弥》 60×70cm  岩彩  2019                               《须弥》 60×70cm  岩彩  2019

《重生》系列  尺寸不一  岩彩  2019                           《重生》系列  尺寸不一  岩彩  2019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评价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