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2021

2022

浏览量
展览

流动的独白

没有此类产品
作品展览
展览介绍
艺术家介绍
展览作品
视频
 

一年又一年,一个春天接一个春天。

穿过一个穹顶,再穿过一个穹顶,石煜一直走在,蓝天的穹顶之下。

石头哭泣,午夜辉煌,沉默雷鸣,万物喧嚣而孤寂。石煜画画,他听到,他看到。

海明威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这里不是巴黎,但比巴黎更流动,更神圣。 

穿行千万里,走向世界的尽头,居然是一段,走进内心的旅程。

李军

 

随着地理上的位移,往事重现,如一帧帧鲜活的历史画面。连接欧亚的伊斯坦布尔,印度圣城瓦拉纳西恒河之畔以及耶路撒冷的哭墙、伽百农遗址、地中海文明孕育的传奇雅典和米洛斯岛,一座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城市,有着辉煌的过往文明和艺术往日的荣光。

石煜的路径透露出一种对古老文明和旧事物迷恋般的关怀和敬意。在大步跨进现代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中,那些保留下来的独特文明遗迹无疑是反思当下的箴言。石煜留下了许多作品诸如《米洛斯-波洛尼亚的夜》《夕阳下的耶路撒冷》《加利利湖边的伽百农遗址》《伊斯坦布尔的欧亚大陆桥》,这些都是石煜在现实图景中呈现出的片段感受,面对冰冷的遗弃,千疮百孔的文明,眼前的挫败与贫穷,往日的恢弘,石煜逐渐由向外看变向内省,把视线从满地的废墟残垣回转到自己的内在心理,将这些场景在绘画中联结起来——荒芜和孤寂的遗迹回声与石煜感受到的“呼愁”交织在一起,在充满变化的视觉色彩中暗示着希望的呐喊和积蓄的能量。

每一次社会历程的推进,必定会破坏甚至摧毁一些东西。和奥尔罕·帕慕克一样,石煜的绘画并不只是为逝去的文明忧伤,而是在遗迹的深沉表达和圣节的流动颂歌中汲取力量,一边连接着人类恒远的精神世界,一边用手感的温度抵御不断进阶和科技化的生活,或许暂时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起码他的绘画从若干文明的记忆中寻找到一丝丝热度,用以孕育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图景降临,这是石煜流动的独白。

​汤宇

 

前言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石煜

1973年生于北京。

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重要个展

2013 “各色——石煜2013作品展”,中间美术馆,北京

2015 “对画——石煜个展”,798桥艺术空间,北京

 

重要群展

2010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1 “全国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来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纽约艺术学院,纽约

2013 “再写生·共写意——中国油画名家写生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6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长征)”,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7 “言意之间——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作品展”,宁波美术馆,宁波

2017 “开门见山——首届陶溪川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学术邀请展”,陶溪川美术馆,景德镇

 
 
 
 
 
 
 
 
 
 

《她》布面油画  60x50cm 2017

《耶路撒冷哭墙前》 布面油画  30x30cm  2017

《米洛斯晚霞》 布面油画  46x60cm  2017

《米洛斯-波洛尼亚的夜》 布面油画  36x50cm  2017

《旋转在科尼亚的夜色下》 布面油画  200x200cm  2017

《海中的伊瑞克提翁》 布面油画  200x200cm  2017

《夕阳下的耶路撒冷》 布面油画   46x60cm  2017

《祈祷1》 布面油画  46x60cm  2017

《恒河上的瓦拉纳西之神祭》 布面油画  80x180cm  2017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评价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