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艺术空间

版权所有:桥艺术空间 京备案:京ICP备1802278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展  览

EXHIBLTION

2021

2022

浏览量
展览

无声处

没有此类产品
作品展览
展览介绍
艺术家介绍
展览作品
视频

2007年,一组名为《历史的回声》的极具材料语言美感的油画赫然展现在观众面前。从此,我便记住了汪鹏飞这个名字。

2010年,在詹建俊、靳尚谊、钟函、全山石几位先生主持下创办了一届油画创作高级研修班。从全国艺术学子中优选出27名佼佼者,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调教,汪鹏飞又是其中一员。这紧张而极具吸引力、同时也伴随着压力的学习氛围,让他终于在这个艺术平台上了解到“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精神。

纵观汪鹏飞这几年的油画发展,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自觉摈弃图片式模仿,坚持走语言厚重之路,张扬绘画表现的语言魅力。自觉在创作中探索油画语言的表现力,从题材选择到形式研究,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是粗犷、厚重的表现语言。在他粗犷的风格中却显示出游刃有余的控制力。从造型归纳到色块配比,都体现出他缜密的思考,彰显的是强烈的精神诉求。

2、油画语言的“宏大叙事”。此“宏大叙事”,不在题材的宏大,不在情节的壮阔。只要内心宏大,精神壮阔,即便是画朽木枯草、荒山城垣,同样可以表现出宏大的气象。对于汪鹏飞这个青年画家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3、为传情达意,不断探求各种表现的可能性。在汪鹏飞众多创作中,他继续研究,上下求索,以虔诚的心态坚定前行。就像他的油画《拉卜楞36号》中表现的一步一磕的苦行者,一个长头下去,全身都实实在在地紧贴大地,虽龟速迟缓,却步步为营。又似他的油画《墙里墙外》中那座顶天立地的灵塔,那仿佛就是他魂牵梦绕的艺术殿堂。

“当浮躁变成现实的主流,严谨就愈发变得可贵。严谨是一种画画的态度,人生的态度。”这是他的感言,我相信:这,也是他得以继续前进的人生信条!

丁一林

                                         2016年1月

 

前言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汪鹏飞

 

1975年  出生于安徽省歙县。

200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本科。

200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四届研修班。

2012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高研班。

201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艺术硕士。

 

近年部分参展经历

2016年“无声处”汪鹏飞油画作品展,桥艺术空间

              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风景油画作品展,山东潍坊会展中心

2015年“最绘画”第二届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意象.生态密云”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4年   上海美术作品香港展,香港

2013年   新世纪上海优秀美术作品进京展,中国美术馆

2012年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学院精神——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中华世纪坛

2011年“挖掘与发现”第三届中国油画新人展,中国油画院

              首届 “艺术凤凰 ”当代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当代社会与油画艺术”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中国美术世界行”,法国巴黎

2008年“历史的回声”汪鹏飞油画作品展,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07年“首届中国青年百人油画展”,上海美术馆

 

 

《秋莎沃野1号》  60x72cm  布面油画  2016

《拉卜楞36号》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5

《拉卜楞23号》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5

《秋莎沃野6号》 60x72cm  布面油画  2016

《右卫21号》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修船厂》 7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右卫11号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3

 

《右卫21号》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4

记忆之城之二  180x220cm  综合材料  2009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评价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